绿色回声#5:南方洪灾。秦巴矿区污染。对话邱嘉秋、Philip Jacobson、Tom Johnson。

同事们、朋友们:

🙋小别之后,欢迎回到第五期「绿色回声」。这是一份由「环境报道联盟」主办的新闻信,内容包括:近期好故事精选,新的数据来源,资助、培训或者合作报道的机会。

❤️新一期新闻信,我们专题关注原始森林被破坏、种植棕榈树,给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带来的环境困扰,特别推荐中英文的两组报道,邀请记者邱嘉秋、Philip Jacobson、Tom Johnson分享各自经验。还推荐中国南方洪灾、秦巴山矿区污染、生物降解塑料的报道。本期新闻信有点长,但是值得一读。

🚩我们的初衷:环境关乎人类,世界关注中国,中文版绿色回声更关注中文世界优秀环境报道,也希望将更广阔天地、与你我相关的机会告知诸位;专业、秉持开放心态的记者和他们的报道应该得到更多关注。如果你认识可能感兴趣的人,请将这封电子邮件转发给ta。我们期待更多分享、讨论,任何想法都可直接回复这封邮件。也欢迎加入Slack(点击加入)群聊。

👍中文好题

  • 南方洪灾。财新专题报道以日记、直击、追问、专家采访等形式持续关注,也带回不少具有现场感的图片及视频故事,其社论文章亦直接点出:尤其是在防洪工程方面,中小河流防洪标准低,9.4万多座小型水库普遍年久失修。南方周末记者李在磊在重庆綦江江西鄱阳湖从预报、撤离、灾民等角度带来现场报道。腾讯新闻「中国人的一天」栏目的范培真用图片和视频记录了灾难下歙县农贸市场商户的惨痛损失。诸多报道中,安徽黄山有近500年历史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镇海桥」在洪水中坍塌,引起财新记者胡越、聊时局公众号的关注和追问:为什么“钱批了,级别提高了,桥却来不及修就没了”。

  • 秦巴山区硫铁矿区污染调查,澎湃新闻刁凡超关注陕西安康白河县等地历史遗留的硫铁矿开采造成的磺水污染问题:二三十年来因为缺乏资金和系统性评估、治理,当地土壤、水质重金属含量都严重超标,甚至影响村民吃水。而历经变化,今天该由国土、环保哪个部门牵头更完善治理也不明确。与此同时,一些小规模的新的采矿活动仍在继续。

  • 限塑令背景下的生物降解塑料生意及问题。南方周末记者刘佳关注这门生意受热捧背后存在的:成本提高市场是否充分买单、伪降解材料充斥市场损害中国标准公信力、末端处理能否跟上等一些问题。

✏️专题讨论:棕榈油供应链调查及两组优秀报道

棕榈油是世界上交易最广泛的商品之一,是被消耗最多的食用油,也被越来越多地用作生物燃料。2000年代初,亚洲棕榈油的主要进口国是欧洲和美国。但在过去十年中,情况发生巨大变化:印度、巴基斯坦和中国是主要进口国。菲律宾、日本、孟加拉国等的国内市场也在增长。

但是,关于供应链的报道非常有限。以下是一些数据、信息来源,能帮助您了解、报道棕榈油的故事。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重点是棕榈油,但这些方法、工具也可用于调查其他跨境商品,例如:木材、大豆、香蕉。实际上,通常是由同一家/批公司投资、交易、运输所有这些商品。

  • Tridge在棕榈油贸易方面有出色的数据统计,包括世界各国趋势。

  • Global Forest Watch的数据集:分析油棕树的特许权、认证、土地所有权和环境影响。

  • Trace.Earth的商品跟踪工具,包括棕榈油,这是印度尼西亚的数据、图表,显示供应链中涉及的主要公司。

  • 因话题的全球关注度,有许多关于棕榈油的学术研究,包含丰富、未充分利用的田野调查及数据,研究人员通常也愿意分享。使用Research GateGoogle Scholar查找这些论文。

  • 中外对话的棕榈油专题对中文记者了解这一话题提供帮助。

✨着重推荐两组报道✨

  • 在中国,通过界面新闻和腾讯新闻等平台发布的「“被砍断的地球之肺”——跨国木材贸易供应链跟踪视频调查」以两集视频故事关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原始森林被砍伐、替代种植伤害土地的棕榈树在本地社区、部落带来的争议,并难得的采访到在巴新经营的马来西亚木材公司的负责人。报道也回到中国的加工环节,反映环评、市场需求减少、欧美国家法律变化给木材加工行业带来的影响。是近年少见的中国媒体实现跨国合作、采访的环境报道。

🎙️记者访谈:邱嘉秋、Philip Jacobson、Tom Johnson

我们跟中文故事的总策划/记者邱嘉秋聊了聊,邱嘉秋是真实影像创始人,历任和兼任界面原创新闻视频负责人、财新视频总监和新华社编辑等。同样问题,也提给了英文故事Mongabay的编辑Philip Jacobson和The Gecko Project的编辑Tom Johnson,经翻译、整合在一起,方便大家阅读。

问:在这种涉及多个国家、多位编辑/记者参与的报道中,有什么好的工具、技巧、组织策略值得分享?在调查报道过程中曾遇到了哪些挑战,如何克服?

:这个项目开始,我们也借鉴、学习了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见证、保尔森基金会、中国绿发会、自然之友等一些环保NGO和一些中外学者的研究报告,还有中国记者之前的报道,包括对中国、巴布亚新几内亚、美国、欧盟的法律、政策的学习,在准备期间已经做了充分的摸底。

从策略角度看,除了巴新和中国,我们也关注了美国、欧洲、日本三个地区。美国因为通过了雷斯法案(惩罚从非法动植物贸易获利的公司),倒逼出不少压力、动力。欧盟的法律还在设立中,所以是个动态值得关注的过程,而中国正在经历日本曾经的教训。这些是大的框架,也是我们后面继续会跟进的地方。而处于中国展开全球战略与世界深度融合的时点,多个部门以多样策略应对,这中间便产生较大的腾挪空间。

在这份跨境报道目前的英文版本中,以记者身份合作的其实只有巴新本国的一位记者,她帮助我们联系了当地的一些官员为主的采访资源。与一些印尼和欧美的记者做过信息沟通,但目前版本还没有行成实质合作。

我们的国内协作者会选用诸如石墨等在线协作工具,完成几乎全部的内容逻辑线梳理、资料、线索和文献共享、工作计划安排和更新以及其他远程任务。我们的团队已经在近两年来充分在线协作化了,例如一些突发报道也可以做到最快速度进行组织和事件梳理。这个项目的数据可视化部分得到数可视的支持,他们是联合制作方。与国外记者则还是以邮件等方式为主进行交流。

最终采访需要我们自己深度当地,入乡随俗。在签证、交通、电力、沟通效率、食宿条件等方面都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我们要和当地部落居民迅速建立信任,完成对采访对象的突破。这些技术层面的困难其实还好克服,我们做记者是要多交天下朋友、用正派公道的报道去打动人。而重要的是需要一个报道的框架,对最困难的尺度问题要多投入精力抓平衡点,有时要考虑迂回处置部分内容,带着整体公共利益、长远发展观的视角去看待问题。

Philip & Tom: 我们调查的重点「咨询费」本身就有跨国性质,因此报道起来其实很难。就很有必要组建一支跨国记者组成的团队进行调查。韩国新闻调查中心Newstapa自然就是伙伴,他们能通过自己的研究、访谈获得大量我们无法获得的信息。当发现他们正在寻找在巴布亚营商的韩国投资者时,便与半岛电视台(注:在当地经营颇久、有一定资源和方便)展开了合作。

我们最大的挑战之一是如何在巴布亚内部(注:当地局势复杂)进行报道。通过与经验丰富的印尼记者、摄影师以及半岛电视台合作,报道团队一年之内多次前往巴布亚。我们采访了印尼与巴新接壤边界附近村庄的土著居民和油棕种植园工人,并与当地政治家、抗议者坐下来聊天。通过所有这些,能够描绘Korindo集团的业务如何影响当地社区以及报道中心人物Kim Nam Ku所扮演的角色。

问:对希望进行类似跨境调查的其他记者或媒体有何建议?特别对中国同行而言 

邱:第一:要注意安全,要学会长久作战,一定不要为了一时意气出现一些不可逆转、无法承担的后果。第二:研究好政策、法律,特别是中国的,这样能够很好的保护自己,也能给你很多的启发。第三:要和国外的同行、组织做好沟通,告诉他们中国的国情是什么,我们能做什么,只有充分的沟通才能避免出现不欢而散的情况,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发挥我们的优势。结合巴新木的报道,我想相关NGO,基本被我们说服了。最后,我也建议大家少些抱怨,总有好的时代、坏的时代,总有办法、出路,还是需要自己想办法,想清楚了上面这些问题,发挥优势,才去做国际合作。

另外,有机会的话,大家也可以多参加一些国际的交流活动,例如我就曾参加过全球深度报道网举办的大会,结识了不少国际同行,大家的心态也都很开放、友好。

Philip & Tom: 从公司财务报表开始调查其实一点不像好莱坞大戏那般精彩。 但我们有信心,如果能对这笔付款背后的人和受影响地方有所了解,那么就可以讲好这个令人费解的故事。

需要指出的是:根据新加坡法律,Korindo通过其付款的新加坡空壳公司的财务报表可以公开获得。 我们还利用了印度尼西亚政府的公司注册处和韩国法院对Korindo创始人判决中的文件。 在公共领域中有很多信息可供记者查询。 有关更多信息,可以参考本指南,了解印尼土地交易中的腐败信号。

问:有没有计划围绕这个主题或相关角度进行后续报道?或准备以其他形式扩大其影响

:等疫情过去,会继续做的。我们团队是做纪录片的,三年、五年甚至十年,我们都会持续的做下去的,这是一种习惯。从这个项目来说,已经有多家欧洲、美国和日本的媒体对该题材展示出了很强的兴趣,我们也在综合考量看如何进行后面的合作。我们希望能到欧洲、美国,去把全球链条的最后一段做出来,比如在欧洲海关的查验和处理等画面拍到,就太珍贵了。我们也希望这个项目能有文字作品的沉淀、能推动中国的森林保护领域的法律、政策的变化、进步。

Philip & Tom: 当然,这类「咨询费」的故事还有很多,我们可能会继续利用其中一些线索。从更广泛意义上讲,Korindo在巴布亚拥有比任何其他公司更多的土地,对我们来说,将继续是具有新闻价值的重点。我们仍在广泛地报道巴布亚的种植园、大规模投资的影响。这个地区是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土著文化和权利的重要地带,但由于难以进入而被低估了。 我们已经拓展了人脉、资源和潜在线索,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我们一定会在那里继续报道。

⛰️他山之石

  •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最新发布「世界野生动植物犯罪报告」中指出:全球穿山甲交易激增,非法象牙贸易有所减少。路透社跟进点出细节:2014年至2018年间,来自非洲的穿山甲鳞片缉获量增加十倍。那段时期,缴获了185吨鳞片,大约相当与37万只穿山甲被猎杀。穿山甲已是全球贩运量最大的野生哺乳动物。

  • Kontinentalist的报道巧妙地使用视觉、数据和地图,讲述气候变化、基础设施发展如何改变捕鱼、水稻种植,并让生活在东南亚湄公河沿岸的人们面临粮食安全风险的故事。

  • TNI Longreads的长篇文章探讨印尼渔民中妇女的性别作用,特别关注决策如何影响粮食主权、大规模沿海基础设施建设引起的变化。

  • 可持续亚洲的最新播客:关注巴厘岛化解塑料废物危机的努力。

💃活动、机会、数据

  • 超越摆脱塑料困境联盟本月举行两次在线研讨会。 点此注册:7月15日-新冠时代的塑料政策/7月29日-空气、水和身体中的微塑料

  • 来自科学数据和美国地质学会的新资源:可检索的、有关鱼类、气候变化经同行审议的期刊文章。

  • 联合国粮农组织2020年世界渔业和水产养殖报告已经发布,更新了水产养殖产量、全球渔业捕捞量、渔业管理状况等数据、信息。

  • Clean Energy Wire接受记者关于报道绿色/环境复苏故事的跨境项目申请。 截止日期:9月1日。

🤝one more thing:我们也在找人!希望找到经验丰富的记者加入「绿色回声」的写作,感兴趣的话也可直接回复这封邮件。

🙏以上梳理挂一漏万,不及其余。再次欢迎来信补充中文世界更多信息,直接回复本邮件参与讨论,或转发给更多朋友。

下期再会,祝好!

Previous
Previous

绿色回声#6:中国首次公海休渔逻辑。台湾渔民处境。

Next
Next

绿色回声#4:气候难民。对话Akshit Sangomla。